培训这个江湖行走近10年,和别人提起自己在培训业的经历之时,最尴尬的莫过于被迅速贴上几个标签:

1)啊!他们很能吹的

2)收入很高啊!

3)听说老师上课都在讲笑话。

。。。。。。。

这些标签,会让别人对你的认识产生极大的误解。走出这个公司,不能不说和对这几个标签的避之不及有极大关系。其中,最让我深恶痛绝、痛心疾首、深耻于与之为伍、深望无知青少年增加判断力莫再做托腮崇拜状的莫过于这个“吹”字。

     青少年学生经历尚浅,听到教师对自己的经历、背景大加渲染的时候,很容易信以为真,对老师顶礼膜拜,虽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如果因此失去对教师言论的分辨和批判性思维,则对个人成长有碍。

客观地说,哪怕是机构内,为人正直,对那些捏造自身经历博取学生好感的行为反感的教师,也不在少数,这使得部分能吹爱吹靠吹为生的所谓师者,在吹的时候也有所忌惮,给听者判断他们所言的靠谱性,会留下一些判断依据。下面一一道来:

第一,在职和学位和全职学位大有不同,中外合作办学和纯正的国外学位,学位一样,学位后面的意味不同,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大有不同,不同专业的申请难度大有不同。

某些教师标榜自己毕业于国外某院校,而实际上,其人并无长时间出国经历。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在职就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美国USXX大学商学院,纯正的MBA学位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学位,的确能说明此人是牛人。但是行外人士可能不知道,同一个大学,还有一个与上海交大合作的项目,发的也是南加州大学学位,虽然也可以算是一个严肃的学位,但显然无论从生源、投入度、经历,都无法和纯正的海外学习经历相比。

再如,“访问学者”、“校友”的提法,是个很好利用的模糊化处理工具。某些教师的简介上赫然写上了“新南XXXX大学访问学者”、“亚XXX那大学访问学者”,其实XDF的网站可以查到大量的报道,那只是他们到那儿为其2周的培训。“校友”的提法则更加模糊,不同的人对这个提法有不同的定义,所以在机构内,除了一位货真价实的哈佛MBA之外,还能见到因为参与了一期1个月的高级管理课程而自己定义的“哈佛商学院校友”。实际上,根据哈佛的传统提法,最正宗的校友,是他们的本科毕业生,最起码也得是学位获得者。

大家应该知道,在中国,北大的本科生是最难考的,其平均质量高于硕士。实际上美国几个牛校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不要以为哈佛的硕士,都是冲天的牛人,虽然我承认,他们起码是同龄人中最为优秀的之一。但是当大量哈佛的MBA,博士、本科都在低调地踏实工作是,一位硕士,而且是教育学的硕士,就把自己贴上“XX男孩”(有人和我说,这个称号最近变成“XX王子”了,未经核实)的label,是不是有炒作之嫌。记得在康奈尔学习的时候,我和一位教授谈话的时候,他提到,美国的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是一类”weak degree“。所谓的”weak“,不是说这个学位的教学质量差,而是这个学位的就业情况比较不清楚,所以申请的竞争程度,要远远低于商学院等专业。

      第二,学会用正常的市场供求关系和简单逻辑知识推断。

 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如果他们真那么牛,目前这个教师的工作,是能实现他们回报率的工作吗?

记得当年一位同仁,上课时而声称自己在摩根斯坦利工作,时而声称自己有多位助理,在此机构教学只是兼职。很多学生仍信以为真。实际上,只需问2个简单的问题:

1)在摩根斯坦利工作的人,有空在培训机构讲课吗?

2)拿过摩根斯坦利的钱,还看得上培训机构的钱吗?

另一位同仁,上课的时候吹的牛逐渐升级,最初的XX理工硕士(估计这个靠谱),逐渐升级为X大博士,再到X+新国立博士,再到以上几校都在争取其任教,期间还有插曲,自己拿到了普林斯顿的教育学博士offer放弃不去(普林斯顿大学根本无这个专业)。实际上,无论是学生还是同事,每天都在广州见到这位同仁热衷于授课捞现钱,只需问一个同样简单的问题:什么样的博士,能一天也不上课,就能拿学位?

第三,拿不出成绩单的考试成绩,一律不采信。“考研英语状元”、GRE满分等等,有的查无对证,有的已被官方数据证明根本不存在。至于过去3年参加17GMAT等之类的牛皮,则更加荒谬,须知官方规定,GMAT一年只能参加5次。

    在这把年纪了,仍然没学会对这种无伤我利益的牛皮见怪不怪。在这个炒作盛行,不炒是傻X的年代,有没有那么一个具有判断力的细分市场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