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教育行业内,各机构都在大力推进的有这么几个方向:

其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的标准化,换言之,不同的老师,教同一门课,都有现成的内容和教法可以直接遵循,学生听不同的教师上课,得到的服务没有区别。这和沐足行业里面的富桥有点像。不同的两个技师给你沐足,到了第几分钟,所做的动作都是一样的。

其二,建立知识库。比如将题目、著名教师音频视频等放进知识库中,供整个机构系统共享。

以上举措,意义很容易理解。其一是降低成本,以前需要牛人教,而且还要培训很久的一些课,现在可以用成本低廉的一般人代替,甚至可以用没有工作经验的在校学生代替。第二,增加可复制性。新开一个点,就将知识库搬过去,和开麦当劳店差不多。第三,增加稳定性,有了这个知识库和流程托着,质量不会差到哪里去,总有个底线。

     这些做法如果能成功,对于企业老板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培训机构的老板们大力推进这些措施,无可厚非。真正遭殃的,是那些知识、教学内容和流程的原创者。他们的智力将在不少领域不再被需要,比如由大仙我去教一个毫无基础从0开始的新概念一册学习者,不仅会和一个虽然知识有限但足够耐心的幼师毕业生没区别,还可能效果更差。自己如果不具备商业天赋,又难以变成老板,所以只能接受市场上越来越低的估值,同时面对越来越高的物价。

     幸好,教育终究不完全是麦当劳,总有那些不能被标准化的角落。即便信息技术使用先进的美国,大学里的教授,依然享有崇高的地位,拿着不菲的年薪,并无被“流程、知识库”等名词取代的趋势。这说明,思想,智慧,深度,依然有栖息地。

那么,这些栖息地来自何方?

其一,思想、思维,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的科目,难以被标准化。这也是我之前日志中提到的,某些科目需要“悟”若干年,才能上升到更高层次,而不是简单的知识重现和复述。如GMATSAT等科目,考生的对手是一批知识智慧水平较高的美国教授,博弈更多地发生在思维层面,而不是知识层面。又如对人文素养要求较高的课程,这种素养更多地是一种“气场”,并非一朝一夕能修炼。

其二,知识更新较快,研究前沿活跃的领域,不容易被标准化。比如经常调整命题风格的考试、财经等社会热点领域等等。

第三,个性化需求较突出的领域,不容易被标准化。因为个性化最注重的是覆盖共性,对个性化需求缺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