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备考悖论:需要它们帮助的人,却无法得到它们帮助 (1)

 

它们,指OG,曼哈顿,Bible,千行,等等一系列被众多高分考友认为必备的备考书籍。本文将指出一个悖论:能把这些参考资料看深看透的考生,往往已经不需要这些资料提供的帮助,或者说没有决定性的帮助;相反,很需要这些资料帮助的考生,却往往无法真正利用这些资料。这将有助于解释为何用着相同资料的人,甚至所谓的看的遍数也一样,却出来迥异的效果。

 

一 原因剖析

1 资料本身的局限性。

这些参考书或资料之所以被奉为经典,最大的原因是GMAT是个小众市场,对其进行深入的B格很高的研究,在出版书籍上毫无经济效益可言,因此在备考资料上,肯定不如考生基数大很多的托福雅思选择面广,再加上官方指南的语焉不详,犹抱琵琶,使得一个资料只要稍微靠点谱,就已经显得很牛逼了。

然而,必须指出,这些资料,全部都停留在“工具书”的层次上。或者说,均是站在介绍知识点,告诉你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为什么错,为什么对的角度上的。如果这是一门知识重现性考试,比如CPACFA一级,一本参考书到这个层次已经够用,因为知识的直接运用足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比如问你一个组合的收益率,你往上面一套公式,只要你记得的公式是对的,运算过程正确,则一定结果正确。

很不幸,GMAT不是这样一个考试,在知识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上,起码还有这些环节:

A 我怎么识别这个题目需要用到X工具?

B 我觉得似乎XYZ工具都能用,那我怎么选择排序?

C 信息这么卵多,我怎么分解出对我使用XYZ工具相关的信息?

D 时间很紧的情况下,XYZABC里面谁更有效?时间宽松的情况下呢?

E 我分别用XYZ工具来做判断,似乎得到的结论不同啊?咋整?

F 好像我熟悉的工具都用不上,是咋回事?

。。。。。。

说白了,老外写的书,作者根本不会知道中国考生恶劣的语言水平,使得他们对完整系统的方法论的依赖会更高,根本不会知道一个句子中国考生读起来有那么多读成另一个意思的可能,根本不会知道大爷我要是能够按你丫的要求“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早TM升仙了还看毛参考书。。。。。。。而中国考生凭自己备考经验做的资料呢,一言以蔽之,知识点考点都是公开信息,都可以总结,但是知识点考点如何串联、运用知识点考点背后千差万别的个人体验,如果没有对考生行为的趋同性分析,怎么总结?

 

2 使用资料存在理解门槛

OG为例,如果不是对其整本书有宏观的把握,清楚知道其优劣,能准确揣摩每个表述所代表的细微差别以及其对运用过程的影响,就算你读十遍,也是过眼不过心。随手摘一例,看看有多少人真正吸收了里面的信息量?

 

 ‘putting two introductory elements together before the main clause is awkward.’

对应的题目是这个:

To Josephine Baker, Paris was her home long before it was fashionable to be an expatriate, and she remained in Franc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as a performer and an intelligence agent for the Resistance.

 

(A) To Josephine Baker, Paris was her home long before it was fashionable to be an expatriate,

 

(B) For Josephine Baker, long before it was fashionable to be an expatriate, Paris was her home,  

 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解释,却藏着无数玄机。最粗糙的理解是,凡是主句前面出现两个成分就杀(当然起码您得知道啥叫elements),大体不差,但是如果不了解OG老头的口味,则品不出其中一些微妙的限定。“awkward”这种定性,意味着此类表达只是不好,并非生死之罪,如此则可能出现例外,事实上真题里面也的确有例外。此外,“together”和“introductory”的限定也非常重要,它意味着那俩成分必须是平等的对主句起修饰作用的,那么参透了这个限定之后,就不会误杀这样的句子选项:

" Initiated on Columbus Day 1992, five centuries after Europeans arrived in the New World,Project SETI pledged a$100 million investment in the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

因为第二坨东西并非主句的修饰,而只是第一坨东西的同位语。

类似此类的语焉不详,需要专业解读的东西,在OG中比比皆是。此外,OG对阅读/CR的解释,也常常用很长的句子(没错,是用很长的句子去解释一个很短的选项是啥意思),这就带来了一个可笑的现象,很多考生连阅读原文的句子的都没看懂, 你来一个更长的去解释这题这么做,那不是雪上加霜吗????

总结:很多看了那些参考书之后发挥了效果的,都是因为自己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或者自己本来就已经有类似于GMAT要求的思维,特别是工作经验丰富的,要不就是本来就已经培训过,方法论完备,这样参考书正好补足了其知识点的缺失,打个比方就是你看着别人看书起了效果,你以为这书就是整套解决方案,实际上是人家没看书前就已经装好操作平台了,或者是自己具备通过归纳思考搭平台的能力,只需要加个插件即可。而你操作平台都没装,光搞几个插件,最多就是多知道些碎片皮毛,对大局改善不大。另一方面,很多能把书看深看明白的,其实都是跨过了理解门槛的,你连OG一句解释都要反复看几遍才能勉强懂大概,怎么可能发挥这些书的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