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谈GMAT备考四大“毒瘤”:模考、复习计划、pace、答对率

四大毒瘤之二:复习计划

 

做事要有计划性,这是常识,GMAT备考当然也需要计划,所以正如本系列文章开宗明义部分所言,复习计划本身并无害,是考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运用,使得其产生了负面影响。

GMAT官方指南给考生提供了很多信息,却并无一行给出具体复习建议;官方的各种资料很多,却并无一样涉及备考计划。然而非常多的中国学生,在对考试、对自己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却一上来就问:请给我建议一个复习计划。或者,在互联网上热衷于搜索网友提供的复习计划建议,各论坛上,此类文章也是频繁出现。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热衷于给别人提建议,制定计划的,多是无知无畏的“热心网友”,而大部分专业教师,则很少给别人提出复习计划建议,甚至冒着被误解为“不关心学生”、“不爱和学生交流”的风险,也不发一言。为何?

其一,诸君可曾思量过,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轻易给出学习方案?这必须是学习者的起点、目标、学习能力等高度统一的前提下,才能有共通学习方案。比如考驾照,每个要考驾照的人,大体起点是一样的,目标也都是拿到驾照,学习能力在这个层次上,学历/文化基础等因素影响不大,即使小脑操控能力有差异,使用共同学习方案,起码是无伤大雅的。然则GMAT考试这事儿,个人之间起点、目标、学习能力差天共地,给予一个共通学习方案,无疑等于不把脉不抽血不检查不照CT,把一个医院的病人全部按艾滋病来治,这就不仅仅是浪费时间这么简单了,很可能是南辕北辙。曾经见过我的一个学生,拿来她在还不了解GMAT的时候,一位论坛上著名的热心网友YY给她提供的一个精确到小时的复习方案,包括到了第几个小时做哪几个题目,等等,我看了可谓毛骨悚然。

即使起点一样,有模考成绩,还得分解起成绩构成,研究其各项能力哪个是瓶颈,哪个实施突破的边际效用最大;即使是学习能力接近,还得研究其行为模式/时间资源模式,确定是细水长流还是石破天惊;即使是目标一样,还得分解这个目标之下,用多少分的数学来满足,SC/CR/RC各投入多少资源。以上这些变量,看上去已经挺多了,但是远远代表不了实际分析中真正考虑的所有变量。举两个极端情况:A是清华本科在读,目标450,那我给他的学习计划就是:明天就去考。

B是大专毕业,目标750,那我给他的学习计划就是,别考了,或者给自己起码三年,200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先从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学起,同时补习初中数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备考计划的制定,性质和麦肯锡、BCG的工作是一样的,需要大量的调研,数据采集,需要积累大量的样本,需要计划制定者阅人无数,经验非常丰盛。如果真要为此项工作收费,定价应该不低于一个顶级律师的10小时收费。

所以,是的,所以,我非常讨厌给考生乱提学习计划的“热心网友”,他们使得这一严肃专业的工作看上去轻而易举,他们用自己的“热心”给考生喂毒药,反正呢,后果他们又不用负责。这不是穷游网马蜂窝网的旅游攻略分享,这不是妈妈论坛的育儿心经讨论,这是重大疾病诊断的专业研究,很可惜,在中国这个不尊重专业,人人自以为是,争相发声的国家,还是太多的“热心网友”在贡献着毒药,太多的考生希望免费服毒。


其二,影响最后考分的关键变量,根本不是这个“复习计划”长得怎么样,而是对有限的任务的清晰界定,高质量的执行,对熟练度/深度的极致追求。比如,我给你规定了第X天要做OGX页到Y的十道SC,可是,对这个“做”字怎么执行?是搞出答案对一下,然后下一题,还是多轮挖掘题目价值,并在一套方法论下面找到这题的对应位置,通过这题再次巩固方法论中某一环节?

“做”一篇阅读,到底是全篇翻译完了,然后搞答案,对答案,还是结构分析、观点分析、出题点分析、选项分析、自身思路反省多点并进?

归根到底,只有考纯记忆的考试,复习计划的执行,才会差异不大,因为都是强记嘛。所以背单词之类的学习行为,是很适合用计划来考察的。然而GMAT是一个考察思维投射到行为的考试,走心与不走心,差别极大。具体见大仙作品《GMAT,一场走心之旅》。与执行上的复杂性与讲究相比,计划本身详细点还是粗略点,倒是没那么重要了。

结论:

(1)      复习计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大量数据与事实的采集上,由专业老师完成。考生如果是自学,比较务实的是边学边调整,在不断了解自己的过程中调整学习计划,而不是总是停留在“等做计划“的阶段,更不是以这个计划的存在来增加自己的安全感,给自己安慰,给自己制造“我的确想学”的幻觉。

(2)      计划远远没有执行的质量重要,如果木有计划,就做好非常具体的任务,比如练抽句子主干,学会算概率,一分钟内找到作者观点,等等。此处引用我一位弟子的考后感悟:

“我找到了黄老师,想让他帮我制定高效的复习计划。因为已经报名12月15日的考试。他无情的回复:“你所谓的计划无非是想自我制造安全感,迷惑自己造成自己真的很投入很认真的感觉,实际上课程都没好好消化,吃不进一个就别上另一个,一个个吃就是你说的计划”。这就是他的风格,像一把锋利的匕首!
是的,我甚至不记得那些做过的题,答疑的时候,我提的问题大仙不屑于回答,说在课上讲过,可是我没有半点印象。我不够努力吗?我智商有问题吗?那些做对的题为啥对,错的题为啥错我也没有总结,我只是做了,对答案,知道选啥,结束。而且由于单词量不够,句意大多模糊,所以怎么能有印象呢?
那些貌似的努力,没有直抵问题的关键。”

(3)      GMAT的“走心”特性“会使得不同人之间在执行同一个计划上出现极大的质量差异,非常多的考生高估了自己对知识方法的运用能力和实战应对能力,使得执行计划的过程过于敷衍,这就使得计划更无意义。

(4)      若需获得大仙专业建议,请填写信息非常繁杂的“大仙神算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