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长、同学可能是第一次参与到出国考试的准备周期中来,把一些基本的问题厘清,建好正确的期望值,尤为关键。

在我遇到的很多历史误区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很多人把出国考试能不能考出高分的相关因素想得非常单一,尤其是一些家长觉得“反正我把孩子甩给一个好老师,只要老师靠谱,分数就一定会出来!”

实际上出国的备考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它涉及的因素远远超过了好的老师、好的解题方法或技巧等等这些简单的因素。

所以我把在出国考试备考中曾经遇到过的各种问题,以及在我看来会影响备考效果的一些因素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希望让大家更加明白自己适合选择什么样的老师。


备考最应该关注的是什么?


什么是好老师?

谈到备考规划,可能很多家长/同学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给找一位好老师。

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也遇到很多有此想法的家长。他们可能遍访名师,把所有老师都像找老中医开药一样全部看个遍;甚至还有的家长可能会让孩子把所有的培训班轮一遍,希望能碰出来一个好成绩。

我想告诉大家,这些行为是非常可悲的!哪怕他们的孩子最终被“折磨”出成绩,从整个备考过程设置的科学性来说,也是非常失败的!

大家都说要找好老师,那好老师到底是什么样的?可能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个“好”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有人把“好”的定义想得过于简单,比如说好老师就是能够点石成金的,只要老师口吐莲花一样把一套方法给孩子讲一遍,一转身孩子就全都学会了;还有的觉得好老师就是一旦把小孩子交给老师之后,家长他就甩手了,等他再转过来孩子的分数就出来了。

而这些想法完全违背了人的学习规律!这里我给大家分享几个非常关键的经验。


首先,不同的课程对于什么叫做
,也就是老师的关键品质,它的要求差距是非常大的。

比如说,也许业内很多人觉得我挺权威挺厉害的,但是如果你让我教幼儿园甚至让我去教新概念一册,我都会抓狂。为什么呢?因为在没有任何知识储备的阶段,这些基础学习者最需要的是重复和耐心,而所有专业水平比较高的老师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不屑于反复讲容易的东西。


其次,即便是同一个课程,如果学生处于不同的学习阶段,对
的要求也不一样。

比如说,如果学生尚在起步阶段,老师的优点可能就包括要去激发学生,让学生对目标充满信心。但如果是临考前两天的学生,这个时候老师对学生临场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测能力,包括预测之后对学生进行事先的警示、怎么让这个警示能够深入学生的学习行为、如何去组织模考、如何在模考中把学生的考场应变能力突出来,这些能力都是特别重要的。


另外,还有一个严重影响
的标准的因素,那就是这个学生自身的水平如何。

可能比较诚实的老师都会告诉大家他教课的擅长与不擅长,这是一个很实在的话。因为绝大多数老师的教学特点是无法覆盖到所有不同类型的学生的。

比如今天我就自揭其短,我特别不擅长教香港国际学校的一些学生,他们的英语既没有好到native speaker的程度,在语法上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因为两头都不占,所以教起来非常吃力。

所以很重要的一点,今天我想要给大家分享这样一个理念:


好的老师,只有在一个非常好的产品设计体系里才能发挥作用。

所以我们最开始就不要只把考试分数的成败,简单地寄托在一个好老师身上。

 好老师定义


出国考试培训中专业的老师都具备的共性

在我以往遇到过的案例中,很多考生不仅没有因为遍访名师而变得能考试能力出众,相反,因为学生本人并不具备接受不同老师优点的批判性能力,最后他们反倒被搞得越来越糊涂以致分数越来越低。

可能有家长就会提出来,那照你这么说,是不是老师就没有好坏之分了?当然不是!

我给大家总结一下在出国培训上非常专业的老师都具备的共性,也就是他们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当然,需要声明的是,这仅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我认为,老师自身的教育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针对要升美本美研、要去名校的学生。

如果老师自己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做过好学生,他就无法理解好学生的学习行为。说句不谦虚的话,我看不上我们这个行业里百分之九十的老师。如果你自己都没有海外的学习经历,你自己都不是名校毕业,你凭什么底气能教出上名校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种事情只有在你自身的确很“蓝”的情况下才能发生。

由于我们这个行业里一些扭曲的利益分配格局,绝大部分机构是不愿意把成本投入到优秀的师资上面,毕竟砸广告、吹牛、把教室装修得富丽堂皇一点,再加上给渠道回扣等等这些行为,从短期来看可能的确对机构和生源的帮助更大。而一个特别有内涵有底蕴的老师需要很长的时间才会被大家认知,所以这么笨的事情,大部分机构是不会干的。

因此,你很难在一般的培训机构里面找到本身教育背景特别好的老师。


另外,就算你教育背景再好,如果你没有亲自去参加过考试,没有把你教的方法在考试中发挥出来,用成绩证明你的方法是没有问题的,我认为也是没有用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三十几岁“高龄”还经常去参加考试,或者说一定要求自己去考试的原因。


当然,积累对于老师来说也特别重要。

大家都知道,关于军队的狙击手,有一句话叫做“好的射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其实类比老师的教学也是这个原理:好的老师是用案例喂出来的。

只有接触过大量的学生,老师才能看到他们的共性;只有知道共性,老师才能形成对学生未来可能出现什么问题的一种预测,才能做到问题刚有苗头就能加以预警。

这一切都来自大样本的教学经验,只有大量“试手”才能避免人云亦云,更不需要生搬硬套其他老师的经验和教学方法。


当然,老师的表达能力也必不可少。

如果肚子里有货,但是传达不出来,或者你的表达不能让低龄的学习者保持长期的注意力,那么你就算再有货也不能对学生起到什么作用。

表达是怎么炼出来的?

这往往需要非常长的教学时间来反复雕琢打磨自己的语言。只有不断校正自己的表达,才能保证在限定的时间里最大可能地向学生传达信息。


还有一个很多老师都会忽略的点,叫同理心。

什么是同理心呢?

就是虽然你的水平比学生高一大截,但是你总能够保持初学者或者像一个刚开始准备考试的考生那样的心态。

比如,可能一个老师的英语特别好,一看题目就知道选项是什么,但是这种状态对老师来说其实是一种灾难!因为你可能需要理解一个英语不大好的学生在看到这个题目时他的各种痛点,包括他不认识哪个单词、他会在哪个地方产生误解。

能够永远从学生的角度来认知题目,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痛点,然后去治愈和帮助学生的那种心态,就是我们所说的同理心。


最后是对学生问题的一种判断能力。

这一点主要与刚才提到的大样本教学实践以及从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有关。

其实可以说以上的几个元素都是环环相扣的:正因为有了同理心,我们更容易知道学生的痛点;由于有了大样本,这个痛点呈现出一种趋同性,这样才能够影响到我们的教学方法。

 共性的好


备考是一个系统工程

可能有家长会问,如你所说那我们直接让孩子上课就行了!当然不是这样。


一个特别好的课程,即使在过程中大家积极配合投入,距离出分数依然有一段路程。因为这中间还有好些因素会影响他们的成绩。

比如课上完后,距离考试还有好几个月,中国有句古话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也就是说任何高强度的考试从学习认知上面一定是不进则退的,所以如果我们对学生失控、放养一两个月,他们又会退回到像没有上过任何课一样的状态。


上完课到出分数,中间要经历一些其他的修炼。

包括学生应该具备持续的内生动力。也就是说学生要非常清楚出国考试是他自己需要考,而不是爸妈或者老师逼他去考,只有这样他才会按照我们老师的要求不断在这个体系里面学习。

同时学生也需要把课程上学会的方法加以持续的应用,并且把它内化成一种不需要外力压迫就能自然发挥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行内省,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修正问题。

由于个体的认知模式和知识结构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还需要对每个个体的问题进行洞察,并且通过模考等方式来反复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考前预警,帮助他们建立起一种实践的心理免疫,并且加强他们的临场决策能力。

所以说,在课程以外,备考的这一项系统工程有非常多的其他元素,比如课程顾问、助教督导的工作是如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课程效果的?如果老师和助教本身就是很好的榜样,那么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强的正面激励作用。

同时我个人也反对一对一的授课,因为在不了解教学科学性的情况下,就一味去追求人数上越少越好的小班,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实际上,经过在背景上、动机上、品质上精心挑选的接近趋同的一群人,会产生非常好的一种效应,这在专业术语上叫做
peer motivation,也就是同类队友激励,这种激励是老师和家长完全没有办法替代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好的课程产品里面,必须先要有一个能力水平测试。因为我们老师更应该关心学生会跟什么样的同学来组成班级

 备考是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