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分析了这些素材存在的局限性,那么这一讲,重点来谈一谈素材与解决问题之间的缺点到底是什么?
首先之前我们已经提到过,无论你如何熟读曼某顿,把R大叔的精彩解析悟了千万遍,你获得的其实是知识(工具)和别人提供的结论。而实战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脑图,那么这两者之间隔了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指出,在GMAT考试尤其是网上考生对某顿和R大叔推崇的SC部分,主要的矛盾不是工具、知识不足(或者说工具和知识不足,这些问题可以快速地在考生之间无差地解决,无非就是一张大总结而已),甚至可以说,部分勤奋但资源投入方向错误的考生,知识和工具上的过载,已经变成了负作用,比如咨询我的一位学生,他手中的一张真经:



且不说里面总结的内容对错,如果GMAC老头知道有的考生就是拿着这么一张东西去对付他们,不得乐死?这些考生和传授这些内容的老师,完全把SC等同为语法大赛。而实际上,语法规则只是决策的依据之一;出题老头关心的是考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我曾经说过,很多学生、老师是在学/教英语,而对手(老头)则是心理学、统计学、测量学博士,玩英语实际上是自甘降维和对方博弈,自然必败无疑。

实际上,在工具、知识大致完善的前提下,考生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形成:排除干扰、简化问题,得到题目考察意图(也就是考点)的能力,这是上一讲提到的专属脑图的一部分。

很多题目的难度并非来自它对应的高深英语规则,而只是因为题目的设计者使用了一定的干扰手段,使得考生无法识别该题目所对应的工具,那么在这个时候,实际上发挥作用的是考生平时训练出来的排除干扰、简化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行为模式、一套操作系统,而不是某个工具发挥作用。举个我遇到过的真题例子:
On none of the plants or moons that we have been able to investigate by means of robot probes, even those ones which,like Saturn or Mars,show some oxygen on their surface,there is any indication that life exists.
A.ones which,like Saturn or Mars,show some oxygen on their surface,there is any
B.which,like Saturn or Mars,show some oxygen on their surface,is there any
C.ones which are like Saturn or Mars,show some oxygen on their surface,and there is any
D.which with some oxygen on their surface, ,like Saturn or Mars,there is any
E.which,like Saturn or Mars,show some oxygen on their surface,there is some

其实这题涉及的知识就1个:地点状语提前,带来句子倒装,这玩意都不好意思是GMAT需要你才学的,只不过是个高考考点而已。但是,这题的难度能和高考相提并论吗?差的地方在哪?就在于老头通过加入大量的修饰、插入成分,使得句子结构更加复杂了,而排除干扰并简化问题,是一种以正确路径训练下得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属于曼某顿能教的知识。
这是正确答案的句子,标出了简化的过程:
On none of the plants or moons (that we have been able to investigate by means of robot probes定语从句), (even those (which,like Saturn or Mars,show some oxygen on their surface第二坨的定语从句)第一坨的补充或递进),is there any indication that life exists.
结果:
On none of the plants or moons is there any indication that life exists.

由此可见,专属脑图的形成过程中,应该包括对解决问题涉及的所有要素的分拆,这些要素有的是知识,有的是某项技能,有的是决策习惯(模型),还包括了自我认知之后对自己的行为模式的一种预警,然后通过某种逻辑,把这些元素连接起来。而曼某顿提供的只是元素之一。

其次,高阶深度学习中,脑图是一种学习的结果,脑图的作用是指导解决问题的操作过程,因此脑图如果不能变成本人的自觉操作行为,就不会发挥作用。以此观之,曼某顿也好,R大叔也好,都缺乏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演绎,大部分情况下给的是结论,读者拿着结论,如果没有把各种结论连线的能力(这个能力比较稀缺了),那么获得的是碎片知识,而且是别人直接给你端上来的知识。爱因斯坦说:未经思考的知识不是知识。如果这些知识不是探索而来,学习者就无法把自己经历过的问题和书上教的知识建立关联。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用过这些素材的考生的普遍问题,就是不知道怎么看出面前这题可以用上曼某顿说的知识点。

要补上这个缺口,就要把学习过程变成问题驱动,先建立自己解决问题的框架,然后分拆框架中的节点,再从知识、工具型素材中去找到对应节点需要的工具。比如你分析句子,有个节点是抽主干,学习顺序应该是先明确这个节点,然后再去学什么主语有哪些情况看作单数/复数,而不是先拿着曼某顿看一堆什么each看作单数。同时,在运用方法论的过程中,暴露自己的工具、知识缺失,再有针对性的回补,因为凡是吃过亏的节点印象会特别深刻,回补知识的关联性也会更强。某种程度上,GMAT教学里面老师的角色更像是教练,通过演绎脑图的路径去改变学生的行为模式,对学生在执行脑图过程中出现的行为偏差进行诱导使之暴露,并施加强刺激去纠正,这要求双方的思维处于高活跃状态并有频次高的互动和在屏蔽干扰下的投入专注,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成本高企,我依然在教学里面保留了面授环节。

某种程度上,经历GMAT备考,除了分数本身,更有价值的是借此建立了深度学习能力,实现学习模式的进化,这些改变是影响终生学习的效果的,至于曼某顿和R大叔,只是生命中的过客,他们无法胜任万能体位,把他们摆到合适体位,也是对双方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