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学的“方法”,真的有资格叫“方法”吗?
教学生涯十余载中,常遇有欲投本人门下,但又颇有顾虑的学生发问:老师,我很想跟你学,但我又担心您的方法和我原来学的方法冲突,效果反而不好。

每当遇到此类问题,其实我心里最想说的是:你很可能想多了,“你原来学的方法”和我的方法冲突,需要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上:且不论方法先进与否,它起码得有资格叫方法吧?而根据我的经验,大部分的同学,自以为自身原来掌握的所谓方法,实际上经过推敲,根本不能称为方法,罔论是否先进。

首先我们要明确,GMAT考试(以及所有标准化的出国留学考试)的方法,是用来解决实战问题的,换言之,一个老师教你的,是否可以称之为方法,应该以实战应用为检验指标,那么我们不妨在“方法”前面加一个最起码的定语:能应用于实战。然后我们来讨论一下,一套能应用于实战的方法(论)应该具备什么最低要求。

一 、它必须是经过实战检验证明是有可能取得你想要的分数的
毕竟,你不能指望你是世界上首个用这套方法达到这个分数高度的学生。因此,判断这套方法有可能达到你想要的分数,需要确定:
(1) 有大量的(和你水平起点差距不大)的其他学生,在该老师指导下获得过你想要的分数。受限于信息收集难度,括号中这个限制可以适当放松。但是,看分数先例的方法是有缺陷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这些拿到该分数的学生在考场上到底用了多少来自该老师的方法,也就是说,成绩与方法论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确定。
(2) 那么,世界上最可能使用该老师的方法去考试的人是谁?当然是该老师本人!因此,老师本人能稳定地(也就是多次考试)考出你想要的分数,是他教的方法可能让你达到目标的最有力信号!很遗憾,只要亮出这个条件,绝大部分的所谓“GMAT老师”就知难而退了。
(3) 以上的信息必须用成绩单为证,最好有加强版成绩报告,否则不足采信。

二、他必须是具有操作性的。
很多同学带着准备中国高考类考试的习惯进入GMAT备考,经常会区分不了以下几个东西是有不同的:
A知识/工具
B单个指令
C成体系的方法论
实际上这几个东西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
(1)“it要指代单数”、“地点状语提前会引起完全倒装”,这是知识。
(2)“看名词要注意单复数”,这是单个指令
(3)那什么是方法(论)呢?用于解决标准化考试中的方法论,应该是这样的:
A 有明确的应用情景
B 有清晰的步骤(解决问题的节点,就是都有哪些环节)
C 每个步骤有对应的目标:你干嘛要这么干啊?总得有诉求吧?
D 每个步骤有实现目标的方案:你凭啥能达到这个目标啊?


把ABCD组合起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导图”(mind map)的模样。在考试实战中,越是高级的考试,解决问题的环节越复杂,支离破碎的知识碎片就越起不到作用甚至更多的是在干扰判断,而单个指令如果不能连成系统,那么很可能只是老师根据答案进行倒推硬编出来的“技巧”,孤立的指令数量过多,则会完全失去实战操作性甚至前后矛盾互相干扰。这就是为什么GMAT之类的解决问题类型类型考试,很多考生积累了大量的来源杂七杂八的知识和所谓“技巧”,这些东西却带来了边际效用逆转的后果。

三、实战方法论的优化因素
在一套方法论满足了上述的基本条件下,怎么判断该系统的优劣呢?还是回到最初的观点:方法论是为了现场去解决问题的,而执行方法论的主体是考生本身,因此,评价方法论优劣,应该是方法论在考生的执行维度上的设计去考虑:
(1) 方法论的各个节点,除了上述提到的目标,手段,最好还能为考生提前预警该环节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执行问题,比如误解、容易忽略的地方、题目可能施加的干扰、基于大样本的考生易犯错误统计。比如,大仙的解题体系中就安排了俗称为“小红旗“的应用环节预警。


(2) 方法论设计者应该想方设法通过练习环节的优化,尽可能加大考生在实战中使用方法论的概率。如,配置和方法论步骤完全对应的分步练习,题目的拆解单项技能练习,固定考生的练习路径从而固定考生的行为形成条件反射。如大仙为弟子配置的专属练习系统,就有强迫考生为每个排除的选项贴标签,对应出考点的设置:


      
(3)任何考生都不可能向该考试无限投入资源,因此方法论应该充分考虑考生的时间预算与智力承载力,为方法论中不同指令的重要性给予清晰权重,最大化考生在给定时间内的回报。

行文至此,相信对广大考生反省自己目前手中的这套东西是否真正可以叫“方法论“,应该有所启发了。用文中提到的试金石去检验你追随的这位老师,是否值得你把他的指令坚持到底吧!

写在最后的话:
本文成文,源自大仙经常接触到自认访遍名师,学得秘籍无数,分数却每况日下,已不再相信方法论或仍执迷不悟深觉自己只是学得不够多还要继续炼仙丹学新的秘籍的考生。余一人力量微薄,唯望本人能唤醒一众执迷不悟者中有慧根者,并预警即将入坑之众生悬崖勒马。文末附上其中一位自认秘籍满库的考生自述,以及大仙直截了当的回复。


大仙回复: